最早的運彩分析程式_套利
套利(Arbitrage),運作複雜,廣泛使用於金融工具的交易。舉個最容易理解的例子:若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場中出現價差,比方說當台北雞蛋價格高於台東雞蛋,若扣除一切成本後,價差仍有利潤空間,便可買入台東雞蛋、賣出台北雞蛋,套利條件即成立。套利適用範圍涵括商品、股票、匯率等幾乎所有金融工具,博弈亦不能免。
2021年底,因為大西洋城9家賭場中有4家出現倒閉危機,迫使紐澤西州為賭場提供稅賦減免。但危機來自於疫情,而不是輸錢。事實上現代賭場不可能輸錢,因為所有賭局都經運算,使賠率與實現機率存在價差,所以擁有所謂的「賭場優勢」(House advantage)。

這叫做「統計套利」(Statistical arbitrage)。簡單說,就是莊家穩抽水錢的意思。而在運動博弈,當不同博弈公司因各種因素開出不同賠率時,如果在對戰組合中,玩家發現在甲公司買A、乙公司買B,不管實戰結果都有盈餘,那當然就穩賺不賠。所以玩家也可以反過來套莊家的利。
當然,套利的原則是兩手同步操作,以避免因價格變動產生的風險,玩家套利也不例外。如何掌握往往只出現幾秒鐘的套利時機?得靠跑電腦程式。然而,不管網路上常見的套利公式是否可信,套利時機即使真出現也轉瞬即逝的原因,在於博弈公司不但也有偵錯程式,而且功能肯定更強。
對莊家來說,這的確是種「錯」。因為賭場運作的原則是讓玩家面對賭場優勢,以運氣對戰機率。就像21點算牌高手憑的是自己本事,但會被賭場轟出去,甚至像高進一樣成為拒絕往來戶;告上法院都沒用。博弈公司一旦發現因被套利而出現無法忍受的損失,最可能的應對方法是宣布賠率異常,投注無效。被抓包的玩家,視情節輕重,有可能遭奪權甚至沒收賭金。
運彩分析程式_對沖
有種與套利類似的操作手法叫「對沖」(Hedge)。玩股票朋友都很熟悉的對沖,最常使用於統一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市場,最簡單的模式就是買入強勢貨幤、賣出弱勢貨幣來減少風險。201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起點,便在於量子基金大量賣出泰銖,買入其他貨幣。
用在運動博弈似乎難以類比,但若翻譯為「避險」,就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,啊!這就是「買保險」嘛!隨著戰局演變,比方說足球出現進球時,賠率會產生變動。如果在某個時間點以若干金額反下自己初始選擇,不管結果如何都能獲利,當然就穩贏。不過像台灣運彩那樣,開放「場中投注」(走地、滾球)的場次寥若晨星,高手伸展手腳的機會就不多。至於像串8關已連過7關,最後
一場,絕大多數都會寧願少賺,撥點錢投注相反標的。這倒就是理直氣壯的買保險了。
和套利一樣,對沖玩家仍須承擔風險,而且即使真出現良機,即使事前已經過試算,同樣得眼明手快。掌握即時賠率當然不容易,理所當然便出現不少號稱能當你幫手的對沖程式。2017年,台北某科技集團四處打廣告、辦說明會,聲稱擁有運彩對沖程式,可幫投資者掙取最高180%的報酬率。結果呢?在吸金15億元之後,隔年7月全被捉去關。
運彩分析程式_AI ?大數據?
而隨著電腦運算的進步,運彩界也悄悄出現所謂『AI』、『大數據』,網路搜尋運彩分析程式,就會看到好像很多很厲害的『新招』!
但莊殺好朋友,前台灣運彩操盤手馬大偉表示,運用數據運算本來就是運動博弈的基礎,但靠幾個數據能贏錢,首要條件真的要懂運動博弈也就是莊家的操作邏輯。
大偉哥舉例,「以前我們做運動模型研究,上網找過很多Paper,美國很多統計高手想盡辦法擊敗盤口,但最後結果不是跟賭盤差不多,就是輸給盤口。因為莊家有太多資訊夾雜在數據中,純數字無法反應。」
對於很多市面上的運彩分析程式,大偉哥笑說,「中文搜尋出來的能有多厲害?我也可以把資料抓抓,給你一個數字,但會贏才有鬼,尤其大部分界面都很陽春,專唬不懂的人。且真要買,人家美國才是源頭,ESPN、CBS、NBC都在往運動博弈這塊走,因為美國運動博弈各州陸續開放中。」
至於現在國際上已有AI運用在運動博弈分析,大偉哥補充,「我與朋友的研究,透過機器學習的確是唯一有解的方式,但問題是,你用AI,賭盤也有啊,人家還資源比你多,AI對AI,最後一般賭客能有多少優勢?除非你有他沒有的資料或你知道莊家的運作邏輯,針對弱點破解。ChatGPT現在當紅,你也可以問它明天誰會贏?未來也一定有人把這利用在運彩。但我只能說,這些數據依據都是參考,切記直接拿來下注。」